开源意识流

观点与事件:科技、开源、商业化

开源时代的AI


By 荆州老表

近两年,AI这玩意儿真是火得不要不要的,尤其是那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,搞得整个产业都在争着试、争着投。你看,很多企业在探索如何把AI融入自家业务的时候,各路工具齐上阵,从数据架构到整个AI技术栈,无所不包。正因如此,越来越多的开发者也把目光投向了开源AI技术,因为它不仅便宜,还能让大家看清楚底层长什么样儿,真真切切地参与进来。

据老表从麦肯锡、Mozilla基金会和Patrick J. McGovern基金会联合调研中了解到,全球41个国家700多位技术大拿和资深开发者一致表示,企业用开源AI的比例比咱们想象中还要高。在他们的调查里,超过半数的组织在AI技术栈中都采用了开源工具,而且那些把AI当成提升竞争力重中之重的企业,更是比其他组织高出40%以上在使用开源AI模型和工具。技术行业里的企业就更猛,72%的受访者所在公司都在用开源AI模型,相比整体水平的63%,开源在这块儿真是抢眼。

那为啥大家纷纷扑向开源?老表我觉得,原因很简单:一来,开源技术能省下一大笔实施成本——有调查显示,有60%的决策者觉得开源AI的成本比那些专有工具低;二来,开源让企业能更透彻地了解模型底层原理,拿出真金白银的“透明牌”给开发者们看,81%的技术人员都认为用开源工具能大大提升自身实力;三来,对于那些需要根据自家需求对模型做特殊调整的场景,开源模式更是能让你对每一行代码都了如指掌。

Business leaders are intrigued by the possibilities of open source AI, with some reservations.

当然,老表也得跟大家实话实说,开源也不是没有短板。调研里,56%的企业领导表示,安全和合规问题是他们头疼的事儿;45%的人担心长期支持和更新的不确定性。相比之下,不少决策者觉得专有AI技术在“快速见效”和“易用性”上更胜一筹。所以,选择开源还是专有,真得看各家自个儿的实际需求和风险把控能力。

总之,这份调研清楚地表明,企业在AI探索中,不是非得二选一,而是灵活地混搭开源和专有技术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上风。开源不只是那一纸许可证,而是靠着实实在在的成本优势、透明度和社区力量,为企业带来切实可见的价值。老表在这里也希望大家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,能擦亮眼睛,看清每种工具的优劣,真正让AI落地、让产业升级。